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8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4年08月05日

“蛇王”陈俊标的坚守和突破

日前,瓯海一公司负责人卢亨仁往车间走去,突感脚上一阵剧痛,一低头,就看到一条头部呈三角形状的大蛇立着脑袋盯着他!原来刚才软软一脚是踩到蛇了!卢亨仁顿时慌了,大声呼救! 一小时后,他被送到永嘉瓯北,接诊他的是“蛇王”陈俊标:“每年清明开始至11月,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随地都要做好救治病人的准备。一般每年都约有病人1000多人,最多的达到2000余人。”作为永嘉县陈氏蛇伤疗法的第五代传承人,陈俊标将祖辈传下来的“陈氏蛇伤疗法”发扬成为国内救治蛇伤别具一格的中医药疗法,“陈氏蛇伤疗法”2023年正式跻身省级非遗项目。

救与爱兼顾,他是“浙江好人”

“我们这里每年都有人被蛇咬,所以永嘉瓯北治蛇伤很厉害的陈俊标医生,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我才被第一时间送到这里。”第一次被蛇咬伤的卢亨仁当时痛得撕心裂肺,见到陈俊标后才略略安了点心。近段时间以来,位于永嘉瓯北的温州市蛇类研究所永嘉蛇伤专科门诊部仅有的30张病床一直满员,病人都是和卢亨仁一样从各地闻名而来,他们或躺或坐,神情平静。“‘蛇王’有本事,到了这里,我们就放心了。”说起陈俊标,患者和家属都由衷佩服。

对于陈俊标来说,不分昼夜抢救蛇伤病人是他的常态,最忙的时候,他一天中有18个小时都要连轴转。28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只想将祖辈传下来的“陈氏蛇伤疗法”发扬光大,他只想为更多的病患除去痛苦带去希望。“受蛇伤的大多是农村人,经济条件有限,被蛇咬后若处理用药不当或救治不及时,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或留有残疾,这对农村人来说是灾难,所以我要尽心尽力。”陈俊标这么说也这么做,30年间,他救治了被全国及温州各大医院判定危重的蛇伤病人15000余例、其他蛇伤病人17000例,无一例致残致死。碰到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他不但免除医药费,还爱心捐助。而他的“医者仁心”也是祖传的。从他太爷爷采集草药为乡亲疗伤到爷爷参军为战友治伤再到他父亲成立“永嘉县蛇类研究所”,陈俊标耳濡目染,从小就掌握了蛇医的基本知识,也立志救人生命,关爱贫者。为此,他先后被评为2008年“感动温州十大人物”、2017年“温州好人”、2018年“浙江好人”。

中与西结合,和毒蛇争夺生命

医者之本在于术。提高医术一直是陈俊标的目标。1996年,时任巽宅镇下嵊卫生院院长的陈俊标,接过蛇医世家“接力棒”。2000年,陈俊标将永嘉县蛇类研究所升格为温州市蛇类研究所,集科研、医疗、临床、开发、教学于一体,这也是温州唯一的蛇伤救治权威医疗科研机构。“当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更需要精湛医术,不能让患者失望。”陈俊标说,太公辈治蛇伤主要用草药,父辈开始用抗蛇毒血清,他这一代需要守固创新。于是他将祖传的蛇伤疗法进行革新,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最快最有效地治愈患者。他说,我国有各类蛇209种,其中有毒蛇50余种,而温州这些毒蛇基本上都有。不同的蛇毒有些可以用同一种疗法,有些则不行。所以他将蛇伤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梳理,通过合理用药,把蛇伤药配制成治神经毒素药、治血循环毒素药、治混合毒素药,并根据不同毒蛇种类相应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具体药物使用,从而更有效精准救治,并缩短治疗时间。同时,他还通过西医的外科手术,避免了蛇伤患者被截肢的风险。

一心扑在蛇伤治疗临床和研究上的陈俊标,在传承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创新之举,他研制出的五种剂型20种类别的系列对症蛇药,效果显著。他还将这些研究撰写成论文发表,在同行业中颇受关注。近年来,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担任亚洲蛇伤学会副会长、中国蛇协浙江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蛇伤与蛇毒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蛇类医药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市医促会传统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传与播同步,他是非遗传承人

2023年,“陈氏蛇伤疗法”正式跻身省级非遗项目。陈俊标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责任,而‘陈氏蛇伤疗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一定要有人传承,使更多病人受益。”为此,他想建个蛇文化博物馆,用活体蛇标本传播蛇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蛇、科学对待蛇,正确认识蛇的价值。他自学视频制作,在手机端传播蛇文化,通过实例让更多人了解蛇类相关知识,免受蛇伤。同时,他在永嘉金溪、巽宅等地都建了陈氏蛇药种植基地,和有资质的企业合作,尝试开发生产蛇油、面膜等衍生产品,把蛇的各方面功能一点点进行开发利用。他带出一群学生,让他们在各个需要的地方出手救人。他创办“中国蛇伤网”,方便各地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现在山野植被越来越好,也就意味着蛇越来越多,同时,农村只剩下留守老人,所以受蛇伤的老人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因为老人一般都有基础病。”陈俊标说,现在蛇伤治疗更需要全科医生的技术,为了让每一个蛇伤患者痊愈出院,保持住温州市蛇类研究所零死亡致残的记录,他愿意做更多的努力和奉献。

记者 董秀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