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 晚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除夕夜,声声不绝的鞭炮声,喷香喷香的年夜饭,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压岁红包,我们一大家子人总是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跨越旧年来到新年。妈妈说,这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全中国人团聚的时刻。
自1979年始,无数的主持人、歌唱家、舞蹈家、演员……用他们的力量搭建起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年庆祝形式——春晚。点播、录播、直播、擂台赛等形式秉持着为大众提供消遣与欢乐的宗旨,总是在不断推陈出新。看得欢乐,看得欢心,不需要多么高雅的艺术,只需要最朴素的欢乐。这便是春晚——发自真心的喜悦。
随着时间逝去,近几年,人人都在呐喊着年味的消散,我们总是拼命地捉着年味的尾巴,以此安慰童年远去的记忆和日渐焦躁不安的心灵。我很害怕这样一个带来欢乐的节目有一天也成为了我们执念的载体。
今年是兔年,兔圆圆以其原始的四颗门牙敲开了春晚的序幕。我尤是喜欢马丽和沈腾的《坑》。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小品,但它又没被讽刺的本质所束缚。其以欢乐为主调,马丽、沈腾式的语言语调、断鞋跟、破羽绒服等节目总是踩在人们的笑点上。欢乐的外表下是对现实极致的讽刺,日常化的陋习搬上舞台进行审阅。
人生中,我们总有“过程重要还是结局更重要”这一争。有的人重过程,精益求精,不计得失;有的人重结局,不论喜悲,只求一胜。《坑》不在结尾集中煽情,表达事理,而是将事理融入情节,缓缓铺开,慢慢道来,渐渐收束。在渐进式的叙述中,《坑》始终关心贴近百姓心灵的情绪与情感,以其诙谐幽默的方式促进我们对现象的思索,反思身边事,反思己身与他人。
《初见照相馆》则是不然。人物的矛盾冲突强烈,青年夫妻和中年夫妻的结婚照总是采用延迟手法,暴露夫妻矛盾;结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团圆模式。它似乎在尽力地刻画语言的幽默,结局的美好,可是却忘记了小品的本质。
幽默从来不是停留在表层的乐趣,幽默是以语言制作笑料,促进观众对生活的正面思考。看过今年的春晚,我还是很开心的。在这个小品难以出新的时代,春晚始终在探索新时代下快乐的形式,不忘观众、不忘小品的初衷。
现代人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或许贴近观众的心灵,聆听观众的心声,春晚会再次在年味的争斗场中博取中国人的另一方天地。
东方外国语学校2020级3班 金成涛
指导老师 汤芊芊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