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出海,‘侨’见永嘉非遗之美
11月28日,一场由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文广旅体局、县侨联、北美亚裔共创会主办的“让世界‘侨’见永嘉非遗”——永嘉县非遗出海暨非遗作品展览活动启动仪式在三江街道侨智谷举行。启动仪式上宣布,由10余位温州市级、永嘉县级非遗传承人捐赠的13件非遗作品(后又追加一件,共计14件)将在永嘉举行为期两天的展览活动,随后会由北美亚裔共创会运往美国,进行2023年美国多场巡回展览……
启动仪式的议程并不长,但许多人已为此等待多时。
经过三年的筹备,在县市各部门单位、一众海外侨团的坚持和努力下,永嘉县非遗终于要启程,迈出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筹备数年,永嘉非遗共商“出海”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8日10:00,纽约时间2022年11月27日21:00,永嘉县非遗出海暨非遗作品展览活动启动仪式正式开始,永嘉县侨联主席王萍萍作为主持人最先走上台前,为在座嘉宾一一介绍那些三年来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
“这次能促成永嘉非遗出海,少不了任何一方的坚持和努力,如果不是大家都抱着相同的目标和期待,也很难走到现在。”王萍萍强调道,作为这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牵线人之一,王萍萍参与并见证了这次合作从最初想法的形成到不断克服困难终于启航的过程,至今想来,仍觉得感动。
“我们县里包括我们侨联一直有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组织文化出国、寻根之旅,促成海外青少年结对等等,来活跃海内外文化交流,深化海外华侨认同感。”
作为全省重点侨乡之一,永嘉现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6.58 万人,留学人员2000多人,分布在美国、意大利、新加坡等106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外永嘉侨团有15个,以永嘉人为主要力量的海外侨团65个,是永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
在王萍萍看来,现今华侨华人新生代基本生长于海外,故乡观念淡薄,其中或受老一辈有意识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生代意识中或多或少植下了中华文化的“根基”。“特别是随着我国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进一步强化了华裔新生代的民族意识,我们想抓住当下的有利时机,让这批新生代好好看清家乡的样子。”
为此,王萍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美国江浙工商总会代表、美国晟成集团董事长黄晟。2019年11月19日,黄晟一行来永开展 “诗画楠溪、耕读永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县委宣传部特聘请黄晟先生担任“永嘉诗路文化海外传播大使”。
“一方面黄晟主席有很强烈的意愿把家乡推介到国外,其次位于美国的海外侨团相对来说实力也比较强大,双方很顺利也很迅速就达成了共识,决定建立中外文化交流关系,为今后在中外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建立一定的基础。”
王萍萍表示,他们原本的设想是,可以先从“永昆出海”下手,2020年组织人员队伍集体前往美国演出,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节奏。“原本的交流活动不得已搁置,大家先齐心抗疫,虽然一度经历了严峻考验,但是我们国内外的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了,对这次出海的信心也更足了。”
2022年,北美亚裔共创会计划2023年在纽约开展首届亚裔文化街坊节,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是重要的版块内容。永嘉高度重视,希望能借助北美亚裔共创会这个强大的侨团组织,借力黄晟等诸多永嘉籍美国纽约当地侨领的支持,推进“非遗出海”工作事宜。
“整个过程大家都非常积极,我们跟美国隔着十多个小时的时差,时间上总是难以调和,但每次交流到很晚从没有听到过一句怨言。”而这还只是其中最容易克服的问题。“要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因为是巡展,有多个站点,涉及到非遗作品长期的拆装、运输、保护、布置,人员食宿、交通费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那段时间,王萍萍不知道自己接了有多少个来自海外的电话,一开始有询问可以帮上什么忙的,再后来有坚持提供物资经费的,一通一通电话汇聚起来,侨胞们的支持几乎包揽涵盖了整个交流活动项目海外所有的经费。
“大家也都是生活在国外的普通人家,但出于对家乡、对祖国的这种热爱和支持,让他们无私地去做这些事情,我们也真心希望,当这些来自家乡的非遗走出去的时候,能够回应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和思念。”
鼎力支持,12位传承人将力作“共享”
今年7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嘉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胡铁在接到永嘉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的联络时,吃了一惊。“说要把我的作品送到国外去展览,第一反应当然很心动了。”胡铁表示,泥塑、木雕等非遗技艺是永嘉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鉴赏人群主要分布在国内,像这样规模的国外巡游展览机会不可多得。
“我们都很支持,回去之后我也想了很久,要把自己最拿得出手的作品送出去。”胡铁最终选择了2019年制作的《长者风范》,是曾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斩获金奖的一件泥塑作品。“作品呈现的是一位老者的姿态,慈祥友善的面孔代表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风范,也是寓意我们永嘉对外交流的态度,度量宽宏,包容开放。”
不过,因为泥塑作品的保存条件相对严苛,这次出海还经历一场小插曲。“因为泥塑不像木雕陶瓷等其他的工艺品,是很容易碎的,我也比较心疼,所以我特意重新按照原作品等比例制作了一件同样的木雕,本来是想着用木雕代替泥塑出国门的。”
不过在重新制作的过程中,胡铁逐渐意识到,像这样的作品日后或许再也不会有了,于是他又释然,决定把两件不同材质、相同面貌的《长者风范》一起送出海。
而像胡铁这样为本次出海考虑周密的传承人还有很多,几乎每一位都不计回报,把将无限的激情投入到需要的准备工作中。如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国地拿出了自己的木雕作品《福报》,作品刻画虎妈妈怀抱虎宝宝,画面温馨而亲切,其乐融融的场景展现了母爱情怀,更寓意着家乡对海外侨民的绵绵情意;永嘉木雕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汪庆升准备了黑檀木雕《谢灵运》,展现永嘉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谢灵运刚直不阿的精神,呈现永嘉深厚的人文底蕴……
“各位大师都非常支持,我们也事先声明过,这些作品可能需要以捐赠的方式出去,他们都无私地拿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王萍萍表示,在这次非遗出海的作品中一共有12位非遗大师悻然捐赠了14件非遗作品,涉及木雕、米塑、钩绣、竹雕、绸塑、泥塑、瓯塑等等,充分展现了瓯越百工之乡的技艺和千年古县的文化积淀。
为感谢这十余位传承人的鼎力相助,在这次启动仪式上,永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旭丹还为12位大师颁发捐赠证书,也代为颁发了北美亚裔共创会的捐赠证书。
“能把我们中国传统的非遗文化带到海外,让海外侨胞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中国文化,也可以使外国友人对我们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
作品即将出海,“瓯窑烧制技艺”非遗项目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黎刚平表示很激动,今年他所在的永嘉瓯忆瓯窑研发设计中心创建了瓯窑乡村博物馆——永嘉县瓯忆文化博物馆,被认定为浙江省第一批乡村博物馆。非遗技艺在被越来越多的家乡人所熟知的同时,他也满怀期待,此次出海将把“诗画楠溪 耕读永嘉”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各地。
14件非遗作品于11月29—30日在县行政中心主楼一楼展出
县领导周旭丹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12位非遗传承人合影留念
中外交流,相约首届“瓯越文化街坊节”
部分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官员、北美亚裔共创会成员及侨胞通过线上视频连线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北美亚裔共创会主席黄晟介绍了首届亚裔文化街坊节的情况。
“在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合作下,我们北美亚裔共创会将于2023年5月在纽约马拉圣举办以瓯越文化为主题的首届瓯越文化节活动。活动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地方曲艺、地方美食为主要载体来阐释永嘉文化的精华和独特的商业智慧,使世界人民更加深入了解永嘉,体验瓯越人民、瓯越文化的魅力,促进永嘉与世界各国、各层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黄晟表示,此次出海活动不单单只是具备观赏性,更重要是让当地人民体验永嘉非遗的价值,因此还会以巡回展出的方式,进入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达德学校、美国迈阿密亚洲艺术节、联合国纽约总部等,从非遗大师作品的工艺、作品的材料等,向包括学生、学者、研究者们进行阐述。
“这也是全市范围内首次以这样的形式去进行中外交流活动,我们也是很慎重地,经过多方研讨,在国家、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250项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又比较合适‘出远门’的永嘉非遗。”王萍萍表示。
14件非遗作品于11月29——30日,也在位于永嘉县行政中心主楼一楼布展亮相,分别是叶小鹏的木雕作品《吉祥妙音》、李秀明的米塑作品《西游记》、余建琴的钩绣作品《事事如意》和《梅开五福》、汪庆升的木雕作品《谢灵运》、金可兴的竹雕作品《广寒宫》、金魁的绸塑作品《蒋干盗书》、郑国地的木雕作品《福报》、胡铁的木雕、泥塑作品《长者风范》、夏瑞分的木雕作品《刘海戏金蟾》、徐志通的瓯塑作品《富贵花开》、高生顺的木雕作品《情怀》、黎刚平的陶瓷作品《炉瓶三事》。
“民间文化交流是中美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美亚裔共创会举办这样的活动,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向美国社会、向美国朋友们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让更多的美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增强两国公民的相互理解、信任和欣赏,也衷心祝愿此次非遗出海可以顺利进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领侨处副主任殷民俊殷切表示。
据了解,除了永嘉的非遗作品以外,此次非遗出海参加“瓯越文化街坊节”还将会同来自乐清、瓯海、青田等地的作品一起出发,其中以永嘉的作品数量最多,展现内容也最为全面广泛。
“北美亚裔共创会的成员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文化艺术的爱好者和鉴赏人,相当内行的,所以他们对这方面也很有兴趣,相信这次出海能让永嘉在国外大放异彩。”王萍萍表示。
而在这次展览活动结束后不久,这支浩荡的“非遗队伍”就将启程,它们将载着鲜活的永嘉故事和最美的乡愁情怀扬帆起航,迈向世界。
记者 厉梦瑶/文 汪学斌/摄
陶瓷作品《炉瓶三事》 黎刚平
木雕作品《福报》 郑国地
米塑作品《西游记》 李秀明
钩绣作品《事事如意》和《梅开五福》 余建琴
木雕作品《情怀》 高生顺(叶卫周/摄)
木雕作品《刘海戏金蟾》 夏瑞分 (叶卫周/摄)
瓯塑作品《富贵花开》 徐志通
泥塑作品《长者风范》 胡铁
木雕作品《吉祥妙音》 叶小鹏
绸塑作品《蒋干盗书》 金魁
竹雕作品《广寒宫》 金可兴
木雕作品《谢灵运》 汪庆升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