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 钻研 更新 回馈
上塘城西中学 金建平
特级教师成长故事
人物名片
金建平,男,永嘉县上塘城西中学数学教师,教育硕士,浙师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荣获浙江省春蚕奖,温州市名教师,温州市师德楷模、温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自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和教材研究。特别注重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求变、求新、求实,追求简洁、生动、易懂、有趣。解题中,坚持以打开学生思维作为解题教学的追求,提倡学生用“一读二标三推导”的方式进行解题。始终坚持把“解决学生的点滴不足或失败,是我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作为教学追求。
1996年7月,我踏上了三尺讲台。一路走来,已然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20多个年头。回眸这漫漫教育长路,我想用4组关键词概括:热爱与模仿、钻研与开拓、反思与更新、回馈与反哺!
热爱与模仿:狂热的搬运工
学生的第一声“老师好”,便燃起了我对教育的热爱。他们稍有进步,我的心中便会充满着成就感,哪怕这进步微乎其微。或许可以说,我热爱教育是一种天性吧。
一天,一名九年级的学生跑来问问题:“老师,这题怎么做?”,看着试卷上的压轴题,才猛然想起自身非数学专业毕业,还存在数学素养、数学解题的短板。“光有热情恐怕还不够。”我静心思考自己的现状和将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每天钻研解题、析题和变题,不断总结解题经验、钻研最优方法。
记得县教研室原教研员毛光寿老师说的一句话:“模仿是年轻教师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我深以为然。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时代,本校优秀老师成了我模仿的首要目标:模仿他们一题多解的解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模仿他们多题一解的解题教学,提升学生的化归思想。我甚至跨学科模仿,模仿语文老师的表达,模仿英语老师的活泼,模仿科学老师的知识生活相交融……
而我课堂教学模仿的主阵地则是录像光盘,那是从教研员处借得的一套1998年省优质课录像。每天,认真钻研录像带中课堂教学的情景,模仿他们简洁幽默的语言;模仿他们特有针对性的提问艺术;模仿他们“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归纳技巧……甚至会在镜子前面推演课堂教学的过程,产生一种“到自己教室上上看”的冲动。我成了一名狂热的搬运工,搬运并吸收着价值丰富的教学营养。
慢慢地,我有了一点课堂教学的感觉。荣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后,评委正高级教师夏晓华老师说:“你对教材理解独到、深刻,你的课堂语言像主持人,听你的课感觉很舒服。”我知道,那是我的“搬运”功夫促成的。
钻研与创新:执著的探索者
2003年,我调到永嘉县实验中学任教,当时学校才刚创办,是新课改试点学校。在担任新课改任务的一千多个日夜里,我披星戴月地穿梭在校和家之间,每天,钻研着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向同事和专家请教;从权威杂志吸取前沿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并改化为适合本班学情的“学为中心”设计……。
钻研着,钻研着,我发现自己似乎从“搬运工”中脱身了,成了独立的探索者。
我常进行这样的教学反思:这问题是否还能问得更简洁、更有针对性吗?还能表达得更精准些吗?还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这题目吗?还有哪些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问题的解决,还能撬动哪些新的问题?多角度、多维度的自我提问,拓宽了教学水平宽度,更精准、更深入的反思,提升了教学水平高度。我撰写的教学案例《老师,我能再考一次吗》首次发表在教师报上,论文《几何入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首次获得县一等奖,第一次的课题研究《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获得县一等奖,同时被评为温州市教坛新秀。
一次次的活动和评比,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次次的蜕变与成长。从此,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命题探索与我长相伴。
反思与更新:勇毅的拓荒人
时代在前行,社会要求在提高,学生兴趣在变化,再坚固的堡垒也要放弃,因为,新的教育形势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教学尝试,做勇毅的拓荒人。于是,我不断刷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生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记得在一次课堂中,我呈现出下题:如图
AB是⊙O直径,C是⊙O上一点,OD是半径,且OD//AC,求证:CD=BD.
刚想习惯性地开口讲解,就有学生举手回答:连结OC,
∵ OC=OA ∴∠A=∠OCA ∵ OD//AC ∴∠A=∠BOD
∴∠OCA=∠COD ∴∠BOD=∠COD ∴CD=BD。
“你是从哪个条件,回忆哪个性质想到的?”我追问道。
“我想到圆中半径能够等腰三角形,加上OD//AC的条件,就能得出要证的结论。”伴随着同学们的掌声,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我想到圆中半径能够等腰三角形,但我连结AD,利用OD//AC也能证明”。第三位同学回答:“我看到AB是⊙O直径,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加上OD//AC的条件,可得OD⊥BC,联合垂径定理可得CD=BD”,随好,同学们卷入热烈的分析与争吵……。
看看快要“失控”的课堂,我很开心,尽管我并没能说上多少话,尽管并没能完成预想的进度。因为我认为: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学生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正是用课堂之树摇动学生内心的兴趣之心,让学生内心涨满生命的气息。
“无用”作业才是好的作业
“同学们,本周的周末作业是:撰写数学小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内容不限。”
“同学们,本周的周末作业是: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或者文化广场上哪些超高路灯的高度,方法不限。”
“同学们,本周的周末作业是:制作一份八上第三章的思维导图,内容包括本章的基本知识、解题方法、数学思想和思维拓展,形式不限。”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作业是挑选本周作业中的两道数学综合题进行说题视频录制,完成后发到班级钉钉群。”
“同学们,下周的说题比赛内容见投影,按照原来的小组进行比赛,比赛形式和要求与以前相同,请组长做好组织安排。”
……
“这老师也真是的,尽是布置这些无用的作业,考试又不考,真是怪人。”有不少家长心存疑惑,可学生们却乐在其中。
也正是这些别具一格的“无用作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每届都有多位学生获得市县“小数学家”称号;学生问题分析更加到位、解题更加严谨、数学兴趣更浓厚,也更切合现在的双减要求和项目化学习方向。
延时评价也是好评价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后,照例要进行试卷分析。
“老师,我能再考一次吗?”一位女生怯怯地到办公室轻轻地说到。我心中一愣,走过去一看分数:47分!问为什么,她回答说:“我想继续努力,争取好的成绩。”
我思索片刻后回答:“行!”并到教室对其他同学说:“如果你们觉得这一次发挥不好,或者感到不满意,三天后也可以补考,而且把你们最好的成绩作为这一单元的成绩。”教室里沸腾了。
三天后的检测如期进行,在这次知识点基本相同,但题目不同测试中。这位同学取得80分的好成绩,其他同学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看着自己满意的分数,同学们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
这种“延时评价”使得班级期末统一考试数学成绩居然上升为全段第二。
“延时评价”给孩子带来了心灵上的自信和成绩上的提高!只有内心的自信才会有外在的快乐!
我灵机一动:何不在其他方面也做些尝试!
于是“作业本,一题多改”成为我作业批改的新做法:作业本发给学生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为了增强实效,我们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针对性、启发性的眉批。
“课堂学习,延迟判断”成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的常见评价方式:对学习较弱实施“暂不判断”的策略,等待学生弄懂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思路重新整理之后,再进行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们的心灵。”不囿于原来的框架,勇于突破,只要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回馈与反哺:精准的领头雁
评上温州市名教师、省特级教师后,我有了更多回馈和反哺的机会。送教下乡,给更多的年轻老师作教学示范;听课评课,指引更多老师走向成功;做讲座谈成长,让更多老师获得理论提升的机会。
凭借市县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平台,通过“同读一本书”“同议一话题”“同做一课题”“同上一堂课”“同命一份卷”等多角度活动,与学员老师一起共成长。针对最近的教研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评析,及时调整,把握课改工作的指向标,保证大家的教育教学理念总走在时代的前沿。
沐着“特级”的荣光,我常感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平等、本质、简洁、深刻”的课堂教学,是我追求的课堂。
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撬起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数学素养,是我的教育追求。
而如何通过我的辐射,激起更多老师对学生数学兴趣与数学素养的重视,也是我要追求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竭力偕同众同仁与众学生一起求索!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