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楠溪江第四-五版:钩沉
2022年09月16日

荆溪桥下街 “二刘”御史里

□ 李庆鹏/文

两宋时期,温州地区崛起的永嘉事功学派,与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三。当时,周行己、刘安节、刘安上、沈躬行、许景衡、戴述、赵霄、张辉、蒋中元等九人游学京师,均为太学上舍生,时号“元丰永嘉九先生”。他们将王安石新学、张载关学、二程洛学引入东瓯,上承“皇祐永嘉三先生”王开祖、林石、丁昌期开创的永嘉之学,下启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其学经世致用、事功重商,对于明清时期温州乃至浙东学术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当代学者探究“温州模式”的文化基因时,也都从永嘉学派寻找某种渊源。

刘安节、刘安上,永嘉荆溪(西溪古称)人。兄弟二人都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刘安节为防治瘟疫深入民间,不幸染疫,卒于宣州知州任上;刘安上曾两度弹劾奸相蔡京十大罪状,名震朝野。时称“二刘”。

二刘源流

荆溪刘氏望出彭城,系汉高祖刘邦、中山靖王刘胜、三国蜀汉鲁王刘永、北周冀州刺史刘亮、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后裔。刘禹锡曾孙刘汝谈,唐末避乱迁居赤岸长溪柘荣乡(今福建柘荣县城)。其子刘崇荣,字高卿,号景山,五代十国之际为避闽王王审知、王延钧之乱,北徙永嘉荆溪,即今桥下至徐岙一带。

另据《岩头金氏宗谱》载,刘汝谈次子刘宝于后唐清泰元年(934)避乱徙居枫林档溪。刘宝有子道可,道可生有三子:允立、允当、允裕。允当在吴越国为官,因“劉”字与吴越王钱镠(音liú)同音,为避讳,遂将“劉”字去“卯”去“刂”,改为“金”姓,其后裔金安福分迁岩头,俗称“岩头金”。可见“荆溪刘”、“档溪刘”、“岩头金”同出一源。

金华武义西门《刘氏宗谱》则载:“五代时远祖居福建七闽之长溪,其间汝忠公与汝明公由七闽迁徙瓯嘉之荆溪。”据此,长溪刘汝忠、刘汝明和刘汝谈之子刘崇荣等叔侄于五代之际携族徙居永嘉荆溪。第一世为“汝”字辈,第二世为“崇”字辈,第三世为“道”字辈,第四世为“允”字辈。第五世刘延贵,“维”字辈,系二刘曾祖,赠正议大夫。第六世刘莹,二刘祖父,摄长史,累赠正议大夫。荆溪刘氏由此发迹。

第七世刘弢(1049-1116),“与”字辈,刘安节之父,以子恩封宣义郎,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二月葬于仙桂乡余岙山之原(今桥下镇徐岙一带)。娶承奉郎薛京之女,生四子:刘安节、刘安上、刘安礼、刘安义,皆业儒。

刘去非,以嗣子刘安上恩累赠正议大夫,卒葬仙桂乡方潭山(今徐岙平石村尚存方潭寺遗址),其妻宋氏葬荆溪余岙山之原。刘安上《谒十四叔墓》载,刘家已逾百人。

第八世“安”字辈,以“二刘先生”为代表,崛起为东瓯望族。

刘安节(1068-1116),字元承,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起居郎、太常少卿、饶州知州、宣州知州,因染疫卒于宣州任上,墓葬仙桂乡外塆山(即今桥下镇外塆村)。世称“刘左史”。

刘安上(1069-1128),字元礼,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寿州、婺州、舒州知州,终朝散大夫,文安县开国伯,卒赠通议大夫,墓葬建牙乡玉清观后山(在今瓯海区潘桥街道丁岙村丁腰)。世称“刘给事”。

其他如刘安礼,乡荐试礼部;刘安义,过继叔父为嗣;刘元长(疑即刘安仁),以义行闻,周行己铭其墓;刘元修,配瑞安许景衡季姊;刘元默,配经行先生丁昌期孙女,朱熹为撰《宜人丁氏墓志铭》。

光绪《永嘉县志·选举志》载:刘安矩,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进士,潭州司法;刘安朝,特奏名进士;刘安雅,国子荐。疑刘安矩、刘安朝、刘安雅、刘元默四人为二刘族弟。刘安上作有《谒十七兄墓》《祭十七嫂方氏》《祭十八嫂朱氏》诸文,可见同族兄弟之众。二刘同学瑞安许景衡《承议郎宣州管勾刘公墓志》称刘安节“族居逾百口,上下爱信,虽臧获无间言也。”二刘姻表永嘉薛嘉言《刘公安上行状》更称刘安上“慈孝友悌,盖其天性。宗族内外四百口,服公之化。”可见荆溪刘氏之盛。

第九世,见诸史籍者有:刘谌,刘安节之子,小字暨孙,有异质,九岁而夭,荫补将仕郎;刘诚,一作刘諴,本刘安上长子,过继刘安节为嗣,荫补将仕郎,官县丞;刘谠,刘安上长子,荫补承务郎,蔡州监税;刘诰,刘安上次子,荫补承务郎,历监泉州市舶务、平江府粮料院;刘诩,刘谠从兄,得乡荐。

清光绪《永嘉县志·选举志》还载有:刘贡,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知制参。另据金溪镇六里村《盛岙潘氏宗谱》载,武状元潘文虎三子潘庭顼徙居荆溪金山,赘桥下街刘贡之女刘清娘,可见刘贡为荆溪桥下街人。以其中举时间推算,当为荆溪刘氏第九世。刘谓、刘该、刘设三人均为特奏名进士。此四人或为荆溪刘氏第九世。

第十世可考者有:刘嗣忠、刘嗣直,刘谠子,均荫补将仕郎。清光绪《永嘉县志·选举志》载有:刘嗣元,特奏名进士,监明州务;刘嗣服,特奏名进士,司法;刘嗣厚,荐举。此三人当为二刘族孙,只是未详系荆溪刘氏,抑或枫林狮溪刘氏,如狮溪有刘嗣明,历官国子监祭酒、工部尚书。

荆溪刘氏繁衍十世,至南宋后期即失载。笔者认为有二种可能:一是唐宋时期,舟楫可抵今荆溪上湖,荆溪下游的桥下境多属海潮浸淫之地,且每当台风季节,上游山洪暴发,下游潮水顶托,时有洪涝之患。如南宋乾道二年(1166)八月十七日,飓风暴雨,温州城区“沉浸半壁,存者十一”,温属各县溺死2万人,浮尸蔽江。刘氏家族或遭遇突发性海啸或山洪淹没,余者不堪其扰举族外迁,或感染大瘟疫而遭厄。二是荆溪刘氏发迹后连续几代多人科举登第,或以荫补官,往往迁居郡城,或终老他乡。如刘安上致仕后迁居郡城南郭,其诗《荆溪有怀》曰:“自从南郭得三椽,怕趁荆溪半夜船。”武义西门《刘氏宗谱》载,南宋初期,刘汝忠的后裔刘世胄从荆溪迁至武义刘岩,刘汝明四子刘器的六世孙刘滂则定居武义泉溪,后名刘宅。宋元之交,刘汉臣又从刘岩迁居武义西门,其宗祠大门至今悬挂“荆溪发源”匾额。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武义刘氏族裔曾到桥下寻根问祖。

民国时期,今桥下镇境一度被命名为“二刘乡”,其时指舵山东麓外塆坳头尚见纪念刘安节的五凤楼。直到上世纪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塆仍存刘安节墓。戚氏宗祠门联曰:“荆水漪澜二刘旧迹;苍山叠翠东海世家。”枫林狮溪曾建有谏亭,同祀二刘和徐定超三位监察御史。

二刘思想

二刘作为程颐门人,尽得《大学》《中庸》之旨,成为洛学传人。《二程集》中的《伊川语录四》就是刘安节手编(据说《伊川语录三》也为刘安节所辑),并率先将中原理学传播到东瓯大地。且为官从政之余,不忘著述授徒。刘安节著有《刘左史集》,刘安上著有《刘给事集》(乾隆时入编《四库全书》,合称《二刘文集》)。宋人多将二刘与周行己并称,誉之“三先生”,并建“三先生祠”。明末清初,黄宗羲《宋元学案·周许诸儒学案》载录伊川门人“知州大刘先生安节”、“给事小刘先生安上”及“大刘家学刘先生安礼”的行迹和语录。

二刘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道器合一。二刘都是程门弟子,其学术思想乃是绍述洛学余绪,但在理与气、道与器这些哲学根本问题上发展了程颐的一些论说。尤其是刘安节,在阐发程颐“道器不二说”时,既反对离道言器,也反对离器言道,主张“道器合一说”。其《行于万物者道》一文曰:“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一也,而名二者,即形之上、下而言之也。世之昧者,不知其一,乃以虚空旷荡而言道,故终日言道而不及物;以形名象数而言物,故终日言物而不及道。道与物离而为二,不能相通,则非特不知道,亦不知物矣。盖有道必有物,无物则非道;有物必有道,无道则非物。是物也者,论其形;而道也者,所以运乎物者也。”他进而从体从关系论述道与器的关系:“天地之所覆载,日月星辰之所照临,河岳之所融结,动植之所生成,果且有已乎哉!道行不已,物之形所以生;物生不已,道之用所以著。……三才者,万物之大者也,而道实周流其中焉。道一也,即其所以行乎天地人而言之,故分而为三焉。”这是以道为体、以器为用,认为道作为天地万物生化之本,周流于天地万物之中。可以看出,刘氏的“道器合一说”是对二程“道器不二说”的发展,对后之薛季宣“道不离器说”有巨大的影响。

2、忠君爱国。刘安节“幸逢清世之右文,常欲赤心而许国”,在皇子就傅时上奏议《论谨择皇子官属》,指出法度、皇子、人材是天下之本,法度、人材又以皇子为本,所以不仅翊善、侍讲、记室等教谕职官要选得好,连左右也不可不慎。因为他们与皇子朝夕相处,服习积惯对皇子影响极大,一定得有合适的人选才能对皇子的成长有利,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庄恪纯厚而博学的人充任左右,使他听到的都是正言,看到的都是正行,元良正天下才有希望。他主张君臣同心,认为同心与否关系到国家治乱否泰。当时主上日念至治,庙堂大臣又一专协谋,合于泰之汇征,国家是可以治理好的。刘安上不畏权贵,曾接连奏劾蔡京的十大罪状,并宣称:“徜一言有补于万分,虽斩臣头以谢蔡京,斩京头以谢天下,臣死之日,犹生之年!”又在《论蔡崈》一文中痛斥蔡崈侍立瞑目,轻蔑皇帝,罪不能恕。“所谓善者无不陈,所谓邪者无不闭。”

3、重民保民。刘安节在《以周知天下之故》一文中赞赏“周之盛时设为小行人之职以巡行邦国之诸侯,治其事故而因以察邦国之政,民之利害、事之得失、天时之变、人治之常,一皆载之书以告于王焉”的做法,认为有助于使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在《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一文中认为,《周官》规定的赋税没有超过十分之一,后世诸侯任意加征且无休止,致民不堪命,认为只有仁政裕民,国用才能充足。刘安上在《以肺石达穷民》一文中说:“天下之祸,本于下情之不通,而王政之施常患幽隐之不达。”故其所有论议都强调公议民心,希望下情上达。每次下去办事,刘安上都自带伙食,分毫不扰下级和百姓,只在亭子驿站或寺院里休息,或露天而坐,人称廉吏。他在《以其余为羡》一文中主张派差役每户不超过一人,使老百姓能安心服役而无耕种养亲等后顾之忧。在婺州任上,千方百计阻止宦官派征“花石纲”,使老百姓免去无名之费,调发之忧。在寿春,遇到荒年,派征的税额照旧,刘安上叹息:“为什么要敲剥百姓来逃避自己的责任呢?”就对上司的额外摊派一切不应,专以抚绥宽恤为事。他多次要求打开常平仓赈济,得不到许可就先行倒廪散之,说:“老百姓没有活路了,为什么坐视不恤?如果获罪,由我负责!”“今长史多以捕获功自列。幸人之死,而己取赏,吾弗忍为!”终遭降官削秩,也不自辩。

4、改革时弊。刘安节在《达瑞节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修法则》一文中,认为法律施行过久往往滋生弊端,必须亏者补之,失者救之,存法之善,救法之失。在《以周知天下之故》一文中,提出天下之理,物无常是,亦无常非,是非代更,与时无止的论点,只要有弊端,万万不可墨守成规。在济济多士溢于今日,公卿之才取足而有余的情况下,反而出现庙堂之上每以乏才为忧的局面,以至许多重要职官缺员近半长期不能补足。于是《用人》一文,提出上下相诿以广求才之道,自己不了解的,会有人了解,如果要惩妄举之失,只要通过实践观察就能解决用人之难。刘安上对于官场上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等现象十分了解,他认为像蔡崈这种市井贾贩之徒,无学无行、无劳无功,不仅不能当官,连领宫祠的资格都没有。他在奏议《论堂除》中指出,堂除“铨曹艰于注拟,平进实多滞淹”,致官吏习为奔竞,干请朝贵。如果遇到无耻在位者,就可以鬻权私其好恶,互相请托,紊乱官常,只有加以改革,才能开辟公正的仕途,杜绝干请之风。他特别痛恨赃官,担任寿春知府时,下属有一县令贪赃枉法,调查清楚后,连夜逮捕所有嫌疑人,县令着了慌,急忙贿赂高官写信营救,刘安上不予理睬,终于使他引疾解印绶而去,诸邑为之竦动。他在《策问四》中提出纲纪法度是用来维持防范,不可一日废弃的,具体的方法是“协赏罚,明法令,严分守,因官以察治,因事以训饬”,才能使“异论者息,贪鄙者化,侵紊衔华者不得作”。

5、尊师重教。刘安节在《用人》一文中指出大才难得,而周文王、周宣王时却济济多士,难道不是教育出来的吗?在《君师治之本》一文中赞成孔子“严师如父”的观点,把师与君、父放在相同的地位,“事三如一,此礼之所以大也。”其《州郡立学皆置学官》一文,是论述发展教育事业的力作。宋哲宗元丰以来要进太学读书的人剧增,而名额只有两千,就学时间限于两年,出现教养之道不广的问题。道不广,就择不博;择不博,所取也不可能精。认为太学的规章如告假限于一年、上舍生年终才能告假不利于学为忠与孝。又举孔门七十二弟子中鲁人占了一半,其余多数是邻国齐、卫的例子说明边远士子很难得到均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要推广三舍之法以行于天下,即用州郡立学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使近者不致抱羁旅之戚,而远者亦得承诱掖之化。建议太学降一等录取,几年后就会出现穷荒僻远之地也将“訚訚然、济济然,无以异于辇毂之下”的新气象。刘安节的观点得到宋徽宗的首肯,许景衡《温州瑞安迁县学碑》中“崇宁元年,有诏郡邑皆立学置师。”刘安上也十分重视培养人才以报效国家,在《谢释褐》一文中赞扬乐育之心以成人材,广包荒之量以诱后进;在《策问一》中认为读书要学为圣贤,不懂得这一道理等于白费心思;在《策问四》中指出“天下未尝无才也,作而成之,才不可胜用矣!”

荆溪学派

两宋时期荆溪流域文化渐兴,荆溪刘氏、上吴吴氏、独山李氏,簪缨蝉联,世其家学,使荆溪成为永嘉事功学派的发祥地之一,估称“荆溪学派”。

1、荆溪二刘家学

荆溪刘氏有进士10人:刘安上,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刘安节,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刘安矩,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进士;刘贡,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刘安朝、刘谓、刘该、刘设、刘嗣元、刘嗣服等6人为特奏名进士。

得荐辟者6人:二刘祖父刘莹中杂选;刘安节弟刘安礼,乡荐;刘安上从侄刘诩,乡荐;刘嗣厚,荐举;刘安雅,国子荐;刘诚,诸榜补遗。

封荫者4人:二刘曾祖刘延贵、祖父刘莹、刘安上父刘去非,累赠正议大夫;刘安节父刘弢,封宣义郎。

荫补者6人:刘安节子刘谌、嗣子刘诚,荫补将仕郎;刘安上子刘谠、刘诰,荫补承务郎;刘谠子刘嗣忠、刘嗣直,荫补将仕郎。

黄宗羲《宋元学案·周许诸儒学案》载录伊川门人“知州大刘先生安节”、“给事小刘先生安上”及“大刘家学刘先生安礼”,此三人曾问学于伊川程颐,为洛学传人。《四库全书·刘左史集·附录》载《上蔡先生语录》:“或问程颐:‘刘子进乎?’程子曰:‘未见他有进处,只他守得定不变,却亦是好手。如廉仲之徒,皆忘之矣。’”又载《高闶伊洛辨》:“伊川先生言论不事文采,岂有意于传远哉!然犹班班可考者,以有刘元承之徒口为传授故也。”

2、上吴湛然家学

两宋之交,上湖吴宅一门四世八进士:吴鼎臣、吴表臣俩兄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同登进士第,吴鼎臣任广州教谕、侍御史,吴表臣终官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吴鼎臣之子吴大年、吴表臣之子吴龟年又于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同登进士第,吴大年官御史台簿,著有《易经精义》;吴龟年历检正诸房文字、湖南运判。吴表臣次子吴松年中博学鸿儒科,赐同进士出身,官知漳州府,终朝散大夫。吴表臣三子吴邵年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秀州知府、西外宗学教授。吴鼎臣孙、吴大年次子吴杜为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进士,赠礼部尚书。吴表臣曾孙吴潆为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进士,监平江府大军仓,终青田县令。

吴表臣少从周行己、陈了翁问学,居官为名臣,晚号湛然。《宋元学案·周许诸儒学案》称:“永嘉诸公之传,其最达者,先生也。”其学术经其子吴松年、孙吴璪、曾孙吴潆四代相承,遂成“湛然家学”。

吴松年与王十朋、郑伯熊、林光朝、吕祖谦等相善,《宋元学案》称其为官之余,讲经学宫,风神高迈,谈论倾座,著有《江湖集》。

吴璪(1149-1206),吴松年次子,以父荫补文林郎,终澧州推官。杨万里赞其“文世其家,才敏为政,文词炳蔚,廉己勤民,足优世用。”

吴潆,吴表臣曾孙,《宋元学案·监仓吴子量先生》称“世其家学,笃志穷经,栉沭俱废。”曾在吹台山麓设吹台塾,时永嘉大儒叶味道、陈埴以讲授朱熹性理之学著称,朱平叔以传记之学闻名,吴潆则兼而有之,故从游之士独盛,方来、赵崇滋、潘凯三位进士为其高足,史称“湛然后学”。

3、独山李氏家学

金溪镇六龙村李氏始祖为宋初状元、宰相李迪之后。其子李柬之曾持两浙宪,因爱东州山水之胜,徙居荆溪独山。迄南宋,李敦德,字大化,号潜庵,登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42)进士第,授闽长溪县丞。曾孙李君锡(1225-1284),字宗禹,号存耕,博通经籍,援笔成章,尤精《礼经》,登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三甲第五十八名进士,历官国子正太学博士、诸王教授、司农丞。时倡王安石新学,训诂皆穿凿,李君锡学正而博,由是擢太常丞,迁左漕郎。面对皆切时事,除秘阁,终朝奉大夫。

望族联姻

荆溪二刘家族多与东瓯望族联姻,并由此共同推进永嘉学派的崛起。

1、刘安节之母、女婿:永嘉薛氏家族

刘弢之妻、刘安节之母薛氏,承奉郎薛京之女;刘安节之女,适薛立之。薛嘉言《刘公安上行状》称:“公于嘉言为父执行,世中表姻旧。”

永嘉薛氏,唐时薛怀仁由闽徙居永嘉。《温州市志》载录唐代温州进士7人,6人为永嘉薛氏:薛元长、薛宪、薛归、薛君实、薛待聘、薛正明。两宋薛氏冠盖如云,粗略统计即有进士34人,以薛特立、薛强立兄弟三世为最盛。薛立之当为特立、强立兄弟行。薛强立,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终江宁府观察推官,号称“石莲长官”。长子薛嘉言,宋徽宗政和五年(1112)进士,终司封郎中,知台州;次子薛昌言,婺州通判;三子薛弼,宋徽宗政和二年(1109)进士,历任怀州刑曹、杭州教授、沧州教授、浦江县令,终敷文阁待制;四子薛徽言,少从胡安国游,博通诸经,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进士,授南剑州司法,终起居舍人。薛徽言次子薛季宣,师从汝阴袁概,尽得其学,系永嘉学派创始人。

2、刘安上妹夫丁惇夫:醉经堂丁氏家族

刘安上妹夫丁惇夫,字包蒙,诸书以避宋光宗赵惇名讳改作宽夫,系丁昌期长子。三举乡贡,科第失利,方得荐举,遽被诬而下吏,遂归永嘉,投觚操耜,闭户读经,并聚徒授学,不幸病故。刘安上《祭丁包蒙》曰:“怅讲席之未暖,叹沉疔之骤至;揽遗墨以尚湿,惊名旌之已植。呜呼哀哉!”

永嘉丁氏,唐昭宗天佑(904-907)间丁凯由福建莆田迁居温州新河街八字桥,再迁枫林东郊。至丁昌期,在枫林东郊和郡城通道桥(今宴公殿巷)设醉经堂、经行塾,教授生徒,学者称“经行先生”。其姻亲晚辈周行己、刘安节、刘安上、许景衡等均曾问学门下。时与郡城王开祖、瑞安林石开永嘉学术之先河,时号“皇祐永嘉三先生”。其三子丁志夫和二房孙丁康臣先后登进士第。

3、刘安上妹夫戴述:睦孝坊戴氏家族

刘安上妹夫戴述(1074-1110),字明仲,与二刘同上太学,列名“元丰九先生”,永嘉县鲤溪杏岙(今永嘉县岩头镇)人,居郡城睦孝坊,与丁惇夫连襟。

杏岙戴氏,世多名儒。戴士先,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盐官知县。戴述,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与刘安节同登进士第。时赵鼎主文柄,阅其文章,以为老儒,擢为异等,实则尚未成年,由此名闻京师。后又偕二刘赴洛阳,同游于伊川之门,求为己之学。中进士后,授东阳主簿。因不乐州长调他监督治银,投书而去。后起为临江军教授。奔母丧,因哀伤过度,六日而卒,年仅三十七岁。与胞弟中散大夫戴迅合称“二戴”,有《二戴集》。其家族中,进士辈出。戴雄飞,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戴厚,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特奏名进士;戴闿之,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进士;戴溪,淳熙五年(1178)别头省试第一,权工部尚书,赠特进端明殿学士;戴蒙,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戴栩,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进士;戴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进士,著有《六书故》。

4、刘元修妻许氏:瑞安许景衡家族

据许景衡《祭刘元修文》载,刘元修娶其季姊,共同生活二十四年后先后去世。许景衡(1072-1128),瑞安白门人,徙居瑞安东山,登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第。与二刘既是太学同学,同列“元丰永嘉九先生”,又都是温州最早的二程门人,所著《横塘集》绍述洛学而倡言事功,谥忠简。清孙诒让在《横塘集·后跋》中评云:“元丰九先生惟忠简后卒,名德亦最显。厥后永嘉学者先后辈出,多于忠简为后进,或奉手受业于其门。靖康、建炎之际,永嘉之学几坠而复振,于忠简诚有赖哉!”

5、刘安上女婿林待问:平阳(泰顺)林氏家族

刘安上女婿林待问,乃唐末五代以来平阳(含今苍南、泰顺)望族。林嵩,唐僖宗乾符三年(87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唐末避乱由闽赤岸徙居横阳荪湖隐居。二世林可萃,治荪湖田庄,封赠州司马。三世林倪,后晋天福三年(938)进士,官吴越国礼部尚书,入宋后归隐荪湖山修道,创荪湖道教之乡。五世林升赟,宋真宗咸平年间(988-1003)为避温州知府杜梦微举荐,迁居深山泗溪(今属泰顺县)。八世林溥,宋朝议大夫。九世林永年,以孝发祥,以教兴家,中兴林氏荣极南宋。十世林待问(1061--1153),字绍执,号肃斋,娶刘安上之女,复娶金乡武状元陈鳌、陈鄂之妹,历官宋右通直郎监军器局、兵部侍郎、枢密院都丞,封朝散大夫、通议大夫。

6、刘贡女婿潘庭顼:龙首桥潘氏家族

金溪镇六里村《荆湖潘氏宗谱》载,唐末温台节度使兼镇南大将军潘好礼(861-954),自乌程(今湖州)崇孝里徙居温州乌巢桥,后改名龙首桥,卒葬夏仙岙底垅(今双屿镇夏仙),俗称“太师坟”。传八世至潘文虎(1097-1163),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武状元,授步骑将领、成忠郎,晚居上戍潘桥。潘文虎生有三子:长子潘庭柽(?-约1206),为永嘉四灵诗派先导者。次子潘庭超,娶监察御史墨卿次女,卒葬荆溪大郎石。三子潘庭顼(1127-1196),字承德,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自郡城龙首桥徙居荆溪金山,赘娶桥下街进士刘贡之女刘清郎(1125-1202),后复迁上坡(即今上湖村),遂称“上坡潘”。黄田岭下《潘氏宗谱》则载,潘文虎元配钱塘周氏,续配胡氏,合厝三十四都屿岙飞凤山。子三:楠、朴、柽。女二:长适进士张易之子,次适进士赵容之子。荆溪上湖与黄田岭下两谱所载潘文虎子嗣异名,未知塾是。

7、刘安上孙女婿鲍潇:雁池坊鲍氏家族

刘安上孙女、刘诰女儿刘善敬(1149-1212),适郡城雁池坊(今鹿城区乘凉桥)鲍潇,嘉定七年(1214)正月十八日葬于仙桂乡安丰岙(今东瓯街道安丰村)。据叶适《朝散大夫主管冲佑观鲍公墓志铭》和金溪镇《傅垟鲍氏宗谱》记载,五代时期,鲍祖彦自婺州徙居温州郡城雁池。三世鲍皓、四世鲍守忠,皆官于永嘉。五世鲍轲,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终官太常少卿。六世鲍朝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润州倅;鲍极,以上书献策官宿州教授。七世鲍格非,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知常熟。八世鲍得朋,缙云县令。九世鲍潇,字清卿,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进士,历任处州教授、兴化军干办、新昌知县、濠州通判、潮州知州、融州知州,终朝散大夫,世称廉吏。

(录自李庆鹏主编的《桥下村志》)

桥下村鸟瞰图 戚晨泽 摄

枫林镇狮溪村,纪念刘安节、刘安上和徐定超三位监察御史的谏亭

清代刊印二刘《经义程式》书影

(戚成轴家藏)

外湾刘安节墓遗址发掘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梵柱”

桥下关城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