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嘉县罗浮中学:
六十载薪火传精神 新时代弦歌谱华章
学校简介
永嘉县罗浮中学创办于1956年,现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现任党总支书记、校长为唐海琼。
学校以“励志图强,追求卓越”为校训,秉承“传承创新,博学善导,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课程建设,坚持实学教育,并建立以“实学”理念为核心的“12345课程目标体系”。
一个核心目标、两大品行支柱、三大运动习惯、四大基础能力、五大实学特质。学校把对学生“爱和责任”的培养作为品行养成中最重要的内容,学校教育学生,爱和责任都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行为,是主动的“站进去”、“承担起来”,而不是被动的“做出反应”。
发展历程
1956年7月,罗浮中学前身——浙江省永嘉县第五初级中学——成立。此后,学校相继改名为“永嘉县罗浮初级中学”(1957年8月)、“永嘉县劳武中学”(1969年11月)、“江北中学”(1970年3月)、“永嘉县劳武中学”(1971年10月)。1982年6月,学校再度更名为“浙江省永嘉县罗浮中学”,校名沿用至今。
1971年,学校增设高中部,招收一个班级,学生39名。1998年8月,罗浮中学完成初高中分离,从此成为县教育局直属高级中学。
上世纪50年代末,学校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勤工俭学劳动基地,办起农场、畜牧场,建起瓦窑。1959年,学校被评为永嘉县勤工俭学标兵学校;1964年,学校被定为温州地区半农半读试点学校之一。
文革期间,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尽量保证足够的上课与自修时间,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而尽心竭力。师生办起了化工醋酸乙酯车间、染纸车间、电器车间,众多的车间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工厂;特别是创建了“劳武五•七机械厂”,生厂各种阀门,产品销售全国,颇有名气,是江北初期生产阀门的龙头企业之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教师中积极推进教改试验,成绩丰硕。据不完全统计,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叶,学校学生参加县市省乃至全国的各科竞赛中,获奖人数达300余人次。
时间的车轮驶入21世纪,罗浮中学的发展进入高速时代。
学校相继被评为“浙江省A类普通高中”、“温州市重点中学”、“浙江省绿色学校”、“温州市首批现代化学校”。2005年被命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2014年被命名为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
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令人瞩目。
2005年高考,重点上线31人,本科上线358人,高考上线率超97%;2006年高考,重点上线41人,本科上线400余人,高考上线率超97%。罗浮中学被专家誉为“发展稳健、渐入佳境”的浙江省重点中学。
2014年,浙江省推出新高考改革方案。2022年高考,是新高考的第六年考试,罗浮中学上重点线75人(文化类特控线38人,体艺类一段线37人),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率达62.9%,本科率继2021年后,再次稳稳的站上了60%的关口。新高考制度实施以来,学校高考成绩逐年大幅度提升,创造了“六年新高考,罗中六连涨”的优异成绩。
办学特色
罗浮中学基于瓯北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校内传统文化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确定并持久践行着“传承创新,博学善导,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努力走特色办学之路。罗浮中学的办学特色是以培养有实德实才,勇于任事、通识时变、致力创新的新世纪人才为目标的实学教育。
实学教育是罗浮中学办学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模式。教师本着“以人为本,以用为宗”的原则,对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发展、合理发展、个性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和传授,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教育方法是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认真、求真、实用、实体”已成为全校师生在教学道路上不变的追求。
六十六年来,罗浮中学秉承“实学教育”的教育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中科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设计者张文博士,浙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戴家妙博士,浙江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伯特利阀门董事长黄胜丰等知名人士都系出罗中。罗浮中学享有“书法家摇篮”和“企业家摇篮”的社会美誉。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学校将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致力提高品牌建设,把学生培养成“实德实才、勇于任事、通识时变、致力创新”的优秀人才,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示范性、实验性、现代化的一流名校。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